欢迎进入淮海经济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官方网站!
0516-83896168 Email:jshtec@163.com 旧版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源 >> 技术需求 >> 农林牧业

农林牧业

  • “稻蟹养殖”生态种养技术需求

    发布时间:2023-01-10
    截止时间:2023-11-06
    投入预算:50-100万元
    需求类型:技术难题需求
    联系人:张琦
    联系人电话:0516-83896150,18751512951
    所在地: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
    简介: 魏集镇稻田养殖区位于徐洪河以东的黄墩湖滞洪区内,占地面积约1万亩,计划至2020年的2年内,在该区建成建成10000亩稻蟹养殖区和5000亩的稻虾养殖区。目前已建成并放养10000余亩。建设理念:以有机农业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培育特色农业。经营模式: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共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种植模式:“水稻+螃蟹”养殖、“水稻+龙虾”养殖。种养品种:南粳9108品种水稻、长江(1号)中华绒毛蟹、太湖(1号)青虾。...
  • 详细内容

    魏集镇稻田养殖区位于徐洪河以东的黄墩湖滞洪区内,占地面积约1万亩,计划至2020年的2年内,在该区建成建成10000亩稻蟹养殖区和5000亩的稻虾养殖区。目前已建成并放养10000余亩。

    建设理念:以有机农业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培育特色农业。

    经营模式: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共赢,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种植模式:“水稻+螃蟹”养殖、“水稻+龙虾”养殖。

    种养品种:南粳9108品种水稻、长江(1号)中华绒毛蟹、太湖(1号)青虾。

    产调优势:利用水稻与螃蟹之间的共生关系,实现稻蟹双丰收。螃蟹主要以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害虫等为食,减少了水稻农药喷洒和螃蟹饲料喂食,而螃蟹生长蜕掉的壳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促进水稻生长,绿色无公害。这种共生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养殖用水排换,促进质量和产量,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产调效益:每亩稻田可产出“蟹田米”300公斤,与普通水稻相比亩均增收千余元;“稻田蟹”亩产量可达350斤以上,较传统养殖技术的螃蟹亩产量约提高三成。平均亩产值约1.4万元,每亩纯收入约1万元。稻田养蟹采取标准化生产,不用农药和化肥,稻谷和河蟹的共生环境符合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市场前景良好,对周围地区农民投入生产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面临的难点及困难:目前仍在研发阶段缺乏先进的种养技术,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缺少专业的人才管理。

Copyright © 2017-2020江苏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706647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1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