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诗建,男,1984.11,汉族,工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兼职教授,浙江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科技副总”,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国循环经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委会CCUS标准化工作组成员,中国能源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能源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JCR一区期刊《Biochar》、《Carbon Cap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青年编委,卓越期刊《化工进展》、《精细化工》编委,核心期刊《洁净煤技术》《低碳化学与化工》编委,中国化工学会、环境科学学会、煤炭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与酸气注入技术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项,江苏省双碳重大示范项目1项,宁波市双碳科技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项,中石化技术攻关课题8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承担企业横向技术开发项目20余项。
具有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咨询师资质,负责了全球最大规模燃烧后CCUS项目”胜利电厂200万吨/年烟气CO2捕集与驱油封存工程”工艺包设计,主持了全国最大规模碳捕集与咸水层封存项目“国华锦界电厂15万吨/年烟气CO2捕集与封存工程”可研、设计与建造工作,以及延长石油36万吨/年中美元首气候变化CCUS工程、华电句容1万吨/年CO2捕集与精制工程、华润海丰2万吨/年CO2捕集工程、佛山佳利达环保公司1万吨/年CO2捕集与碳铵固碳工程等10余项重点科研示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艺包设计及技术服务工作。
陆诗建近五年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论文47篇),授权专利31项,主编编著1部,参编专著2部;担任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及中文卓越期刊《化工进展》、《精细化工》,核心期刊《现代化工》、《洁净煤技术》、《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英文期刊《Biochar》、《Carbon Capture Science & Technology》、《Carbon Research》编委;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等省部级奖10项,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XPRIZE Carbon Removal(碳去除大赛)中国预热赛(常规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