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经济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官方网站!
0516-83896168 Email:jshtec@163.com 旧版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源 >> 专家人才 >>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 刘海

    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从事领域:物理电子学
    擅长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职称:教授
  • 详细内容

    刘海, 2014年入选第九批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7年入选第九批校青年学术带头人(考核优秀)。2020年1月晋升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教授。1983年11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专业, 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实验室获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6月进入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工作。2012年起历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主任,现担任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副主任,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主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微电子和光电子课程方向负责人,组建中国矿业大学智能检测与模式识别研究中心(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电技术;光纤传感和集成电路设计;电子与通信技术。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发表多篇国际高水平SCI或国内高水平研究论文,圆满完成科研任务。近年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纵向项目。同时,作为骨干积极参与江苏省成果转化重点专项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企业委托重点项目等。2017年12月,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项目资助,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34篇,其中JCR2区以上10余篇;通讯作者发表国内高水平期刊论文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项,包括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1项排名第2,2项排名第5),厅级科技奖励1项(排名第2);另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1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2)。
    荣获校优秀班主任3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次,百佳本科教学教师3次,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2次和讲课比赛优胜奖,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类荣誉称号。诚招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方向研究生。
    1、科研论文发表
    第一或通讯作者已发表期刊论文3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8篇(已检索25篇),EI论文2篇。
    2、出版专著情况
    [1] 《电子专业综合实践与设计》,刘海,独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4629045,2016.7。
    3、承担科研项目9项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4301):光子晶体光纤SPR传感机理及瓦斯实时监测关键技术研究,2019.01~2022.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404268):光子晶体光纤光栅传感机理及其在锚杆应力应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2015.01-2017.12;
    [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0206):纳米有机增益薄膜激光辐射特性和光学非线性效应研究,2013/07-2016/07;
    [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0095120020): 基于光波局域理论的纳米孔隙薄膜光学辐射特性研究,2014.01-2016.12;
    [5]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KC16SG264):面向“互联网+现代物流”的冷链信息移动互联与智能预警关键技术研究,2016.10-2018.12;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学科前沿专项(2015XKQY20):基于稳态激光理论的纳米孔隙薄膜光致发光机理及随机激光辐射研究,2015.09-2018.09;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青年科技基金(2018QNA40):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SPR的应力-应变传感机理及实时监测方法研究, 2018.01-2020.12;
    [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青年科技基金(2018GF05): 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控制机理及其在危险气体动态监测中应用研究, 2019.01-2021.12;
    [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青年科技基金(2012QNA60): 基于光波局域化效应的相干反馈随机激光器理论及实验研究, 2012.01-2014.12。
    4、科研获奖5项
    [1]2018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全冷链温控关键装备与系统,排名第5;
    [2]2016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矿井泛在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与应用,排名第2;
    [3]2014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 矿井泛在通信系统研究与应用,  排名第16;
    [4]2013年,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矿井泛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与装备,排名第5;
    [5]2016年, 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矿井泛在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与应用,排名第2;
    5、教学获奖
    [1]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科教结合的电子信息工程创新人才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排名第1。
    [2]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宽厚重偏”原则的电科专业光电子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排名第2。
    [3]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立项建设),信号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排名第3。
    6、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件, 国际PCT专利(美国)2件
    [1]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矿用多功能传感监测系统, 授权专利号:ZL 201410175840.1,第1发明人;
    [2]一种有效控制特定染料随机介质中双峰辐射波长的方法, 授权专利号:ZL201310614164.9,第1发明人;
    [3]一种具有高增益高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授权专利号:ZL201310426231.4, 第1发明人;
    [4]一种媒体视频服务器, 授权专利号:ZL201410431652.0, 第4发明人;
    [5]一种球面透视投影模型校正参数获取方法, 授权专利号:ZL 201410433029.9, 第5发明人;
    [6]基于随机喷射retinex的视频图像去噪与增强方法及装置, 授权专利号:ZL201510187842.7, 第5发明人;
    [7]一种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 授权专利号:ZL201510187842.7, 第5发明人;
    [8]一种低照度彩色图像增强方法, 授权专利号:ZL 201610522984.9, 第6发明人;
    [9]基于多分辨率灰度投影的电子稳像方法, 授权专利号:ZL 201610814950.7, 第6发明人;
    [10]Video Image Denoising and Enhanc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Random Spray Retinex,美国专利号:20180053287,第2发明人;
    [11]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moving objects based on optical flow method,美国专利号:20180365843,第3发明人.

Copyright © 2017-2020江苏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706647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1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