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经济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官方网站!
0516-83896168 Email:jshtec@163.com 旧版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源 >> 专家人才 >> 冶金矿山

冶金矿山

  • 朱传杰

    工作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从事领域:安全技术及工程
    擅长领域:
    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
    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
    职称:教授
  • 详细内容

    朱传杰,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82年11月生,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日照人。江苏省力学学会第十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矿业大学启航计划培养对象,徐州市职业健康卫生专家。矿井瓦斯与利用研究所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入选中国矿业大学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2011中国矿业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留校后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经济学、矿井瓦斯防治、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等课程,此外主讲博士课程《Combustion and Explosion》(留学生课程)等。

    先后主持国家自科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科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企业委托课题70多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此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发表SCI、EI论文50多篇,主编中文教材2部、英文教材1部,出版学术著作3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等省部级科技进步等奖10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项50多项(排名第一12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等。

     教育与工作经历

    (1)2002.09-2006.07,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本科

    (2)2006.09-2011.06,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硕、博连读

    (3)2011.07-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4)2015-2021,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博士后(在职)

    (5)2017.01-2017.06,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班学习

    (6)2018.06 ~ 2019.07,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访问学者

    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1)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的纵向科研项目主要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复杂受限巷网内瓦斯爆炸波的波形表征及其超压预测(资助号:51204174),25万元,2013.01-2015.12,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瓦斯爆炸载荷与深部高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巷道损伤失稳机制研究(资助号:51874293),60万元,2019.01-2022.12,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含瓦斯煤体孔隙中多相竞争润湿及对瓦斯运移的影响机制(资助号:52174211),58万元,2022.01-2025.12,项目负责人。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采场区域巷道内瓦斯(煤尘)爆炸传播规律及破坏机理,40万元,2018年07月至2021年06月,项目负责人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甲烷燃爆压裂储层应力响应及损伤破坏机制,110万元,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项目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瓦斯燃烧爆炸过程中自由界面形成与运动的建模与分析(合作单位:厦门大学),55万元,2016-1-1至2020-12-30,子项目负责人

    [7]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重庆大学),高电压脉冲直接致裂增透技术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11DA105287—FW201509),批准经费10万元,2016年9月-2018年5月,项目负责人

    [8]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大规模复杂巷网内瓦斯爆炸波的超压预测理论(项目编号:KFJJ15-17M),批准经费10万元,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项目负责人

    [9] 中国博士后基金会,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批准经费8万元,项目负责人

    2)积极服务企业,与河南、山西、陕西、贵州、四川、新疆等我国主要煤矿产区的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先后主持企业委托课题70多项,代表性横向项目如下:

    [1]城郊煤矿二2煤层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合作单位: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

    [2]车集煤矿沿空掘进巷相邻巷道预排瓦斯等值宽度、采空区卸压带宽度、底抽巷裂隙发育带宽度研究,合作单位: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车集煤矿

    [3]难抽煤层“钻-冲-抽-注”强化瓦斯抽采技术研究,合作单位:山西霍尔辛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4]低渗高吸附煤层高压混相压裂增透驱替强化瓦斯抽采技术,合作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5]澄合二矿井下临时瓦斯抽采系统初步设计,合作单位: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澄城有限公司

    低渗高吸附煤层高压气水混压增透驱替瓦斯技术,合作单位:贵州黔西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6]平煤四矿突出煤层瓦斯治理效果评判研究,合作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低渗高吸附煤层高压气水混压增透驱替瓦斯技术研究,合作单位: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顺和煤矿

    [7]高瓦斯煤层瓦斯抽采精准达标关键保障技术研究,合作单位: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技术及管控体系研究,合作单位: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基于迎头水力造穴技术的高瓦斯煤巷快速掘进成套技术研究,合作单位: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10]高瓦斯厚煤层巷道水射流钻割一体化快速卸压增透技术研究,合作单位: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代表性科研成果(近五年)

    一、代表性专利

    [1]一种煤矿瓦斯的精准抽采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1710301504.0,2019-08-06,排名1/4

    [2]一种地热能量提取提高瓦斯抽采率的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1711058422.4,2019-06-04,排名1/5

    [3]一种热蒸汽驱替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1410621327.0,2016-06,排名1/6

    [4]一种提高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率的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1610330113.7,2018-05,排名1/6

    [5]一种高压介质注入钻孔有效影响半径的测定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1910333934.X,2020-03,排名1/4

    [6]一种瓦斯抽采钻孔有效影响半径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1910333945.8,2020-04,排名1/4

    [7]一种含水煤体解堵能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1810403677.8,2020-03,排名1/4

    [8]一种煤层高压介质注入钻孔有效影响半径的测定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1910682264.2,2020-12,排名1/6

    [9]一种可回收大阻力高压钻孔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ZL202010186902.4,2020-12,排名1/6

    [10]Method for precisely extracting coal-mine gas,发明专利,澳大利亚联邦,51759AU,2020-09,排名1/5

    [11]一种煤矿瓦斯的精准抽采方法,发明专利,俄罗斯联邦,2682820,2019-03,排名1/5

    [12]Method for precisely extracting coal-mine gas,发明专利,美利坚合众国,US11060384(B2),2021-07,排名1/5

    二、代表性论著/教材

    [1]朱传杰,江丙友. 瓦斯爆炸动力学特征及抑制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09月

    [2]朱传杰. 安全系统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06月.

    [3]林柏泉,朱传杰. 安全系统工程(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22年.

    [3]ZHU Chuanjie. System Safety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Press, 2022.

    [4]朱传杰,煤矿瓦斯爆炸衰减特征及主动抑爆技术,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2015年,特邀报告

    [5]朱传杰,瓦斯爆炸中的爆轰现象与爆轰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项目——跨音速流与混合型偏微分方程高级研讨班,2016年5月1日-3日,特邀报告

    [6] Chuanjie Zhu, Dynamic contact angle on coal surfac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arbon Storage and Oil and Natural Gas Technologies Review Meeting,U.S. Department of Energy,2018-08-13,2018-08-16,特邀报告.

    [7] Zhu C J , Ren J , Wan J , et al. Methane adsorption on coals with different coal rank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J]. Fuel, 2019, 254(OCT.15):115686,IF 6.609

    [8] Zhu C , Lu X , Gao Z , et al. Effect of high-voltage thermal breakdown on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051-1055. IF 5.468

    [9] Zhu C , Liu S , Chen X , et al. High-pressure water and gas alternating sequestration technology for low permeability coal seams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J].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 96:104262. IF 5.425

    [10]Gao, Zs., Zhu, Cj., Lu, Xm.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bnormal gas emission caused by accidental discharge of floor fissure water: a case study. Natural Hazards, 2020, 100, 713–733. IF 3.685

    [11] Zhu C , Wan J , Tokunaga T K , et al. Impact of CO2 injection on wettability of coal at elevated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19, 91:102840. IF 4.342

    [12] Zhu C J , Lin B Q . Effect of igneous intrusions and normal faults on coalbed methane storage and migration in coal seams near the outcrop[J]. Natural Hazards, 2015, 77(1):17-38. IF 3.685

    [13] Zhu C J , Gao Z S , Lin B Q , et al. Flame acceleration in pipes containing bends of different angles[J].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16, 43:273-279. IF 3.857

    [14] Zhu C J , Gao Z S , Lu X M ,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bifurcations on the flame speed of premixed methane/air explosions in ducts[J].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17, Volume 49, Part B, 545-550. IF 3.857

    [15] Zhu C J, Lu X, Lin B,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methane adsorption on anthracite coal treated with high-voltage electrical pulses. Adsorp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36(1-2): 170-181, IF 4.373.

    [16]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CO2, N2, and CH4 permeability of water saturated coals of different ranks,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2020, IF 3.447

    [17]The effect of bend positions on premixed methane–air explosion overpressures in du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ray and Combustion Dynamics, 2016, IF 1.774

    [18]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CO2, CH4, and N2 adsorption capacity on typical Chinese coal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nergy Sources Part A-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F3.447

    [19]Heating enhanced methane desorption of large coal cores at various methane pressures and confining pressures, Energy Sources Part A-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F 3.447

    [20]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Coals to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Low-Speed Dynamic Loading, Shock and Vibration, 2021, IF 1.376

    [21]Zhou, Jingxuan, Zhu, Chuanjie, Ren, Jie, Lu, Ximiao, Ma, Cong, Li, Ziye. Dynamic response of coal and rocks under high strain rate, 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22, 29(4): 451-461. IF 3.201.

    [22] 朱传杰, 孙豫敏, 林柏泉, 江丙友. 管道内预混气体爆炸的波形演化特征及超压预测模型[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1, 40(12): 1707-1710.

    [23]朱传杰,马聪,周靖轩,任洁,余琪.动静载荷耦合作用下复合煤岩体的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 煤炭学报: 1-15[2022-07-06].DOI:10.13225/j.cnki.jccs.HZ21.0440.

    [24]周靖轩,朱传杰,任洁,林柏泉,司荣军,卢细苗.高预应力与爆炸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巷道围岩损伤破坏机制[J].煤炭学报,2020,45(S1):319-329.DOI:10.13225/j.cnki.jccs.2019.0990.

    [25]闫发志,朱传杰,郭畅,邹全乐,乔时和.割缝与压裂协同增透技术参数数值模拟与试验[J].煤炭学报,2015,40(04):823-829.DOI:10.13225/j.cnki.jccs.2014.3016.

    三、科研获奖

    [1]矿井多场作用下瓦斯与水害协同治理技术研究,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四川省人民政府,2018-05,排名2/9

    [2]高瓦斯厚煤层三位立体卸压增透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8-12,排名2/15

    [3]单一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化 联合卸压增透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中国职业安全 健康协会,2019-12,排名3/10

    [4]高瓦斯突出煤层巷道快速卸压增 透及瓦斯高效抽采关键技术研究,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贵州省人民政 府,2017-12,排名2/5

    [5]高瓦斯突出煤层巷道快速卸压增 透及瓦斯高效抽采关键技术研究,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中国职业安全 健康协会,2017-05,排名1/5

    [6]煤矿瓦斯资源化立体式高效开发 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省部级,江苏省人民政 府,2018-01,排名8/10

    [7]煤矿瓦斯高效开发与清洁利用关 键技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省部级,中国职业安全 健康协会,2019-03,排名8/10

Copyright © 2017-2020江苏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706647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1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