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把握本专业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力争在学科交叉中求创新,利用低能离子束等修饰食品微生物,选育优良品种,并对其相关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筛选得到了富硒、富锌蛹虫草菌株、中性植酸酶等高产菌株;研究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建立了一种快速从酱油渣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具有较强生产利用价值。完成的科研项目有: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生物合成3-羟基丙酸高效表达工程菌构建及应用的研究”(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噬系统调控胞间通讯对辐射诱导非靶区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第二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土壤污染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多样性及其分子生态效应研究”(第二完成人),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紫薯菇类复合果醋的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人),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能离子束修饰蛹虫草菌株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主持人)。目前在研的课题有: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低能离子选育3-羟基丙酸高产菌株及应用研究”(主持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蛹虫草菌株富集微量元素锌的研究”(主持人)。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收录3篇,中文核心期刊9篇,且其中2篇论文分获徐州市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2项成果分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申请发明专利16项,授权6项。研究成果应用于万通食品酿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