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经济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官方网站!
0516-83896168 Email:jshtec@163.com 旧版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源 >> 专利成果 >> 建筑建材

建筑建材

  • 基于新型复合材料的工程结构“韧性”设计及提升

    类型:
    成熟度:
    专利号/型号:
    交易方式:
    简介: 随着抗震设计理念由延性设计向韧性(Resilience) 设计转变,残余变形小、耗能能力强的自复位(Self- centering) 结构成为抗震结构发展方向。研究团队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从研发新型高性能材料角 度,开发了综合应用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 形状记忆合金(SMA) 、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等高性能 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材料体系,具备为工程结构提供高延性、大变形、高耗能以及闭缝、变形恢复等能力, 可用于结构受力关键部位,也可单独制作结构构件;可单独作为结构材料,也可与筋材等结合使用;在抗震及自 复位结构应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该研究已陆续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多个科研项目支持,形成 了完整的从材料到构件、从构件到结构的韧性设计及提升关键技术,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10余篇,已授权专利 近10项。
  • 详细内容

    成果简介:

    随着抗震设计理念由延性设计向韧性(Resilience) 设计转变,残余变形小、耗能能力强的自复位(Self- centering) 结构成为抗震结构发展方向。研究团队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从研发新型高性能材料角 度,开发了综合应用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 形状记忆合金(SMA) 、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等高性能 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复合材料体系,具备为工程结构提供高延性、大变形、高耗能以及闭缝、变形恢复等能力, 可用于结构受力关键部位,也可单独制作结构构件;可单独作为结构材料,也可与筋材等结合使用;在抗震及自 复位结构应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和广阔应用前景。该研究已陆续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多个科研项目支持,形成 了完整的从材料到构件、从构件到结构的韧性设计及提升关键技术,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10余篇,已授权专利 近10项。

    主要用途及特点

    该新型材料体系可用于新建工程结构(如:现浇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的 塑性铰区域、构件连接区域及受拉较大区域,用于增强结构的抗拉强度及变形能力,并为抗震结构提供优秀的耗 能能力及震后变形自恢复、裂缝自闭合能力;也可用于既有工程结构的更新及加固,通过局部置换、外包、内嵌 等多种方式,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韧性。具有韧性提升效果明显、施工方便等优点。

    1.png

Copyright © 2017-2020江苏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706647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1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