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技术研究团队针对现有海绵城市的结构设计问题,在研究过程进行了多次现场调研,紧密联系武汉 地区实际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条件,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理论成熟,并且以实际高校园区的各管网数据为基础,建 立了高校园区SWMM 模型,提出了针对武汉高校园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并提出了小降雨情形下武汉地区控制 径流量和径流污染的措施。通过对下沉式绿地基质的结构模拟和计算研究,确定了下沉式绿地在特定流量下的污 染物去除最大能力,设计出可变水力停留时间的进水处水系统;通过在校园内实地测试,检验了单一措施及组合 措施的削峰控污效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推广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雨水生物滞留池进行实地水质水力计算与参数 反演研究,确定雨水生物滞留池运行的最佳工况。目前,海绵城市技术研究团队已签约1项研发项目,获得1次横 向项目,发表和海绵城市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获批发明专利2项。
主要用途
采用对下沉式绿地基质模拟和计算研究设计出可变水力停留时间的进水处水系统;在校园内研究了单一措施 及组合措施的削峰控污效果取得了实地测试数据;对雨水生物滞留池进行水质水力计算与参数反演研究确定了运 行最佳工况。可应用于海绵城市雨水生物滞留池参数优化,下沉式绿地结构设计,生态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等方面。通过采用新型模型软件对园区及相关工程设置LID措施前后的水量水质进行模拟,对LID措施的管道峰值流量及污染物的削减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LID技术在湖北地域中的园区及道路中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