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单位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
| 
				 完成人  | 
			
				 李晓刚  | 
			
				 职务/职称  | 
			
				 副研究员  | 
			
				 手机  | 
			
				 13914700800  | 
			
				 | 
			
				 xiaogangli@aliyun.com  | 
		
| 
				 联系人  | 
			
				 
  | 
			
				 职务/职称  | 
			
				 
  | 
			
				 手机  | 
			
				 
  | 
			
				 | 
			
				 
  | 
		
| 
				 成熟 程度  | 
			
				 □研制□试生产□小批量生产 □批量生产□其他  | 
			
				 合作 方式  | 
			
				 □技术开发□技术入股 □技术转让□技术服务 □技术咨询□人才培养 □共建载体□其它  | 
		||||
| 
				 应用产业领域  |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生物技术与医药□新材料 □现代农业□其他  | 
		||||||
| 
				 二、成果(项目)简介  | 
		|||||||
| 
				 综合介绍  | 
			
				 长江流域是中国砂梨优势产区,该区域发展早熟梨具有区位优势。 为选育优质早熟砂梨品种,丰富生产多样化需求,进行了极早熟砂梨新品种的选育。 本品种于2003年以早熟梨‘华酥’为母本,‘翠冠’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2004年3月中旬播种,2004年6月定植于选种圃,2007杂种实生苗开始结果。其中0305-12单株表现出果实成熟早、品质优、外观好等特点。经进一步生产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系果面光洁,果形端正,肉质细脆,丰产稳产,于201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苏鉴定201106),定名为‘苏翠1号’。与当前早熟梨主栽品种‘翠冠’(亲本之一)相比,成熟期较‘翠冠’早10 ~ 15 d,果实倒卵圆形,果锈极少或无。而‘翠冠’果实长圆形,露地不套袋情况下,果锈多。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树体生长健壮,枝条较开张。成枝力中等,萌芽率88.56 %,果枝比率85.1 %,其中长果枝16.6 %,中果枝13.6 %,短果枝70.8 %。花芽易形成,其中腋花芽比例26.57 %。一年生枝条青褐色,节间长度3.72 cm;叶片长椭圆形,长13.87 cm,宽7.65 cm,叶柄长2.54 cm,叶面平展,绿色,叶尖急尖,叶基圆形,叶缘钝锯齿。每花序花5~7朵花,幼蕾浅粉红色,花瓣重叠,圆形;花药浅粉红色,花粉量多。 果实倒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60 g,大果380 g。果面平滑,腊质多,果皮黄绿色,果锈极少或无,果点小疏。萼片脱落,萼洼中,果梗直立,梗洼中等深度。果心小,中位,5心室。果肉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极少或无,汁液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 %~13.0 %。 定植第三年开始结果,产量1.89 t ∙ hm-2,第四年6.05 t ∙ hm-2,早果丰产性强。抗锈病、黑斑病。在南京地区3月下旬萌芽,初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盛花期4月上旬,果实生育期110 d,11月下旬落叶,7月中旬果实成熟。 
  | 
		||||||
| 
				 技术指标  | 
			
				 1、适于生长的区域: ‘苏翠1号’在江苏、浙江、湖南、安微、湖北等砂梨适宜栽培区均可种植。 2、栽培技术: 1) 计划密植 ‘苏翠1号’树势较强,长果枝结果性能良好,坐果率高,为使新果园获得较高的早期产量,种植上可先密后疏,开始种植密度可选择 2 m×4 m,2 m×2.5 m,2 m×3 m 等密植方法, 成龄后,根据封行情况,进行疏移,使种植密度逐渐变成 4 m×4 m,4 m×5 m ,3 m×4 m 等。 2) 合理配置授粉树 ‘苏翠1号’自花结实率低,生产上需配置授粉树,以保证丰产、稳产。 一般条件下配置 25%~30%的授粉品种树为宜。可选择丰水、清香、黄金等等品种作为授粉树。 3) 整形修剪 该品种树冠半开张,花芽易形成,幼龄树需采用疏枝与拉枝相结合的整形修剪方法,既可促使树冠的快速形成,又可获得较高的早期产量。整形可采用小冠疏散分层形。 4) 疏果套袋 ‘苏翠1号’属于极早熟品种,果实宜早疏多疏,落花后15天即行疏果,留果量按叶果比 35 – 40:1 进行,并及时套袋,可提高其果实外观品质。 5)肥水管理 ‘苏翠1号’花芽极易形成,生产中除加大疏果力度,还要加强肥水管理,花后可追一次肥,秋后施肥足基肥。 6)病虫害防治 苏翠1号较感褐斑病,生产中应加强果园排水,改善树体通风透光,采后及时喷布杀菌剂,加强病害防治。 7)及时采收 果实最佳采收期在盛花后 130-140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