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航是构成国家航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空器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适航的目的是保证飞行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行业发展。航空器的适航性,具体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性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
近年,国内完成的审定项目有 ARJ21-700 新支线飞机、MA600 螺旋桨飞机、Y12F轻型多用途飞机等,正在全面开展的审定项目有 C919 大型客机、MA700 螺旋桨飞机、 JL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和其它发动机、螺旋桨、TSO 等各类产品型号,特别是各类通用 航空、无人机产品正在快速发展,而其中适航取证能力和适航审定中人力资源、审定技术都呈现“跟不上”状况,成为制约产品发展的瓶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适航相关产业有着深入理解和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丰富资源以及研究积累。北航航空器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团队是国内第一个针对适航领域人才和技术需求而率先试点设立的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学科团队。从2008年至今的发展历程 中,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进入行业。北航团队曾充分参与 C919,MA60 等机型适航工 作,为各类机型的适航审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许多难点重点问题上作出了成绩。大部分毕业生也在国内民航产业第一线工作,如商飞,西飞等,参与了国内大多数飞行器型号的适航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