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点
1、研制了 CAD/GIS 双功能平台,解决了矿山全息建模、完备的空间分析与动态绘制的难题。研制了自适应资源评价与优化系统,解决了国内外圈矿依赖经验且误差大的难题。提出了自适应成矿规律的非线性空间品位估值方法和渐变圈矿方法;提出了用四面体剖分和等值面预测探矿靶区的勘察优化法。
2、研制了自适应资源评价与优化系统,解决了国内外圈矿依赖经验且误差大的难题。提出了自适应成矿规律的非线性空间品位估值方法和渐变圈矿方法。
3、研制了参数化采矿协同设计系统,解决了计算机辅助采矿设计中的模型与算法等难题。发明了采场矿压三维物理模拟系统与膏体充填模拟试验系统;提出了基于各种地质和矿体信息的井巷、采场自动布置方法,复杂电网的回路迭代分析和流体管网的超线性收敛优化方法,矿井通风优调优控的线性- 非线性单纯形交替算法和矿山生产过程时空约束模型与优化方法。
4、研制了四维调度指挥系统,解决了远程透明管控、灾害预警与安全保障的难题。提出视频监控中图像处理新方法,研制了数据采集、设备检测与控制新装置,研发了矿山物联网实时数据交换平台;提出径路优化和汽车驾驶模拟方法,研发了三维监测监控组态和四维指挥调度系统;提出采动全息预警模型和方法,研发了灾害预警与本质安全保障系统。
本研究获专利3件,其中发明专利2 件(ZL200810157201.7;ZL200910262353.8), 实用新型专利1件(ZL201220196246.7),软件著作权25 项;发表论文65 篇,其中 SCI、EI检索45篇;编制了全国首个《智慧矿山建设规范》;获山东省、国家教育部门等省部级一等奖4项。
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已在 400多个矿山企业推广应用,提高了矿山企业的抗灾能力,改善了生产环境,实现了矿山企业的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透明化管控。近三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52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一百亿元,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获得2013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