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淮海经济区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官方网站!
0516-83896168 Email:jshtec@163.com 旧版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源 >> 专利成果 >> 电气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

  • 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

    类型:专利
    成熟度:可以量产
    专利号/型号:
    交易方式:完全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
    简介: 1.泵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依据泵系统经济运行相关的工况调查分析,对机组设 备、机组运行、管网、系统运行经济性进行判别与评价。2.泵节能增效措施研究。具体包括:①多级泵抽减或更换叶轮研究;②泵变频调速节能方法研究;③高效叶轮设计研究;④ 多泵系统运行优化技术研究。3.泵汽蚀性能研究。建立基于泵内部流动分析的汽蚀性能预测方法,提出汽蚀防治措施,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并确定改造后泵的汽蚀余量。4.开发了“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
  • 详细内容

    1.泵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依据泵系统经济运行相关的工况调查分析,对机组设 备、机组运行、管网、系统运行经济性进行判别与评价。

    2.泵节能增效措施研究。具体包括:

    ①多级泵抽减或更换叶轮研究;②泵变频调速节能方法研究;③高效叶轮设计研究;④ 多泵系统运行优化技术研究。

    3.泵汽蚀性能研究。建立基于泵内部流动分析的汽蚀性能预测方法,提出汽蚀防治措施,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并确定改造后泵的汽蚀余量。

    4.开发了“泵系统的经济运行评价与节能增效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

    技术优势:

    已申报专利 4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发表科研论文 20 篇。

    泵耗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 20%,耗油量占全国总用油量的 5%。然而我国泵的效率平 均仅为 75%, 比国外低 10%左右,部分泵的实际运行效率更低,仅为 30%~40%, 比发达 国家低 15%~20%。若对泵系统进行改造,节电率可提高 20%~30%, 一年可节电 300~ 400 亿千瓦时,约为三峡工程年发电量的一半,效益十分巨大。

    此外,应用本研究成果,可大大提高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或避免非计划停车。 如能避免一次停车损失,经济效益便有几百万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相当规模的 大型石油化工、化工、炼油企业有几十家,仅就这些企业采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就可创造经 济效益 2~3 亿元。

    应用概况:

    实例 1: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本项目共调查泵 206 台,并对 这些泵进行了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其中处于经济运行的泵 49 台,处于非经济运行的泵 157 台。对处于非经济运行的 157 台泵给出了改造方案。对其中 104 台泵进行了改造,按年 运行 8000 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省电费约 1002.82 万元,节能效果平均提高约 9.34%。

    实例 2: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扬中市通发实业有限公司低压泵水力性能分析及结构改 造。对低压泵进行了三维建模,分析了其内部流动,并预测了外特性,根据性能预测结果及 流场分布情况对叶轮结构进行了改造。从泵的总体性能来看,改造后泵的性能要优于改造前 的性能,在额定工况下,扬程提高了 2%,轴功率降低了 5.3%,效率提高了 5.4%。

Copyright © 2017-2020江苏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706647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1402号